Love does not seek its own
愛不求自己的益處


I) 「愛是不尋求自己的東西」
也就是說,愛並不會促使我們爭取和保留可能屬於我們的,這些我們應得而不需要向任何人致謝的財產。即如果我們不取得這些東西,我們等於成為不公平下的受害者。「公義」是在人取得他應得的下完成。我們爭求公義時,我們其實是尋求「自己」;而當我們得到公義時,我們便得到「自己」了。

我們可不可既 慈愛 又 果斷自信 (assertive) 呢?

愛並不促使我們為自己尋求公義。愛會企使我們上天下地去為其他人尋求公義

愛不是取消其他人權利。但「阿加皮」的愛(來自上帝的愛)促使人無條件放棄他本來所應得的。神的愛對每個祂所接觸的人都是如此。這份愛像生命中的一種力量,驅使我們放棄機會去取得本屬於我們的東西。

一方面要分辦「自我犧牲的愛」的優先次序,同時合理地承認「維護自我的公義」,以下有一個方法去應付這張力:

1. 為別人的權益的緣故而尋求自己益處。如果我透過維護自己來幫助鄰舍取得他的權利,「阿加皮」的愛是佔在維護他們的一邊。但如果需要犧牲自己的權益才能幫助到鄰舍取得其權益,「阿加皮」的愛會驅使我作出犧牲。所以,尋求自己的益處並沒有違背「阿加皮」的愛去幫助鄰舍。

2. 為我們作為管家的呼召而尋求自己益處。第二種尋求自己益處的情況正正和我們存在的原因有深切的關係。我們必需尋求自己的益處以做好我們的呼召。我們是帶著職而來到世上。這職份便是照顧神的世界和神的子民。「阿加皮」的愛讓我們成為好的管家。所以,任何時間有人干預我的管家工作,我都必需設法除去這障礙。我必需對自己的權益有要求,才能好好照顧上帝要你管理的部份。

3. 尋求展示真實自我的權益。我們擁有不可被剝奪的權力,去真誠地做自己並被其他人認識真實的我。我們是神的形象。神是我們的典範。他以堅持自己的神聖來彰顯自己。神聖就是上帝的真我。神聖是上帝宣告作為受造物唯一的主, 上帝不能被奪取的權益。

犧牲權益有那些指引?
1. 我們不可以要求其他人犧牲他們的權益
2. 如果犧牲會妨礙其他人取得益處的話,我們不應該犧牲
3. 我們作出任何的犧牲,都必需讓我們處境於他日可以更有效地愛。愛是不受限制的,但是相愛的人卻有限。我們可以個別地付出某程度精力、時間和能力去擴展它。為著能有效地和持續地愛, 有時我們需要審慎地為愛的付出設限制.

愛需要洞察力╱屬靈的智慧

我們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是一回事,知道幾時做是另一回事。愛需要敏銳的洞悉力。洞悉力是看透我們內心種種動機混合物的變化。愛需要洞悉力這份恩賜,來專注其幫助服務他人的願望。

洞悉力是對禱告者的答案。保羅告訴我們,他為信徒祈禱,希望「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哥羅西書一章9節)他是為洞察力祈禱。屬靈的智慧幫助我們決定甚麼時間講話、甚麼時候保持安靜;何時行動、何時等候;何時出?及何時投降。屬靈的智慧 - 看來既不可靠又主觀 – 是當其他人在掩飾真相時,讓你知道實際在發生甚麼事的力量。同時,它也是讓我們知道我們心深處實際發生甚麼事的力量。

II) 「愛是不尋求自己本身」
愛是一種力量令我們尋求其他人。這是真確的,愛的出現是抵檔任何健全人其中一項最深處的欲望 – 發現並成為理想的自己之慾望。

當我們尋求自己時我們在尋求甚麼呢?

1. 我們尋求對自己的認識。我們在未知道自己是誰前是不會得平安的,也即是說知道自己的身份。
2. 我們尋求成為自己。這個目標是每個人對自己潛能的醒覺。
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到終點(也即終極的目標、我們奮鬥的最終目標), 我們和「阿加皮」的愛有所矛盾。愛不是以尋求到自己為生命的終點。相反愛的力量會驅使我們變為愛的媒介。

愛需要尋求真我

1. 「阿加皮」的愛需要很多能量。想要進入嚴格「阿加皮」的愛的條件,我們需要身體和靈性上都強健。
2. 愛必需透過現實中的真我來工作。愛不能等到我們找到並成為理想中的我 時才工作。 正因如此, 我們自我尋求時,同時必需用方法尋找及接受真實的自己。
3. 愛要求我們尋找一個智慧、謹慎及精明的自己,以致愛可以在我們身上徹底地工作。有效的愛是一份好意,是一種藝術。就像所有的藝術一樣,它來自努力、持續的尋找我們最實在的自己。

愛把我們從純粹尋求自己本身的慾念中釋放

理想的我是偏執的自我。它永不原諒自己不能成為理想的自己。它成為高需索的偶像。但我們大部份人並不肯定自己理想的自己是怎樣的。這個理想的自己是否充滿自信?是否性感?是否有權力?或者道德岸然?或者是以上的混合?不知道,但我們瘋狂地向它們下拜、為自己所尋找的感到疑惑,並極其渴望成為他╱她的理想要求。這種本質上就是保羅所謂那本來叫人活的誡命,反倒殺死我們。(羅馬書七章10節)讓理想攻擊我們,促使我們安靜地進入絕望以及秘密地感到內疚

愛將我們從理想自我的偶像中釋放出來。愛並不否認理想自己的存在,它只是拒絕把將自己完美化變成終極的目標。因為愛的恩賜,我們可以接受真實的自己,遠離理想,並使用這個有限、扭曲、有瑕疵的自己來活在愛中。這說法是可信的,因為上帝接受真實的我們,祂寬恕並收養我們為祂的兒女。上帝的愛於是向我們顯明了,這個真實、有瑕疵的自己是唯一可以盛載愛的媒體。

愛將我們從這個偶像中釋放出來,它告訴我們上帝可以也願意管理這個理想的自我。耶穌基督是我們理想自我的典範,祂是我們受造的意義。同時,神會按祂的時間帶領我們成為這個理想的自己。愛本身給了我們理想的自己,愛並不以尋求自己為人生最終目標。

愛的釋放容許我們帶有幽默感地看理想的自己。在神的幫助下, 我們可以努力塑造更好的自己,更接近我們理想中基督的樣式。我們知道我們尋求理想自我是為了更好地尋求他人。而我們,在愛中,就可用真實的自己來尋求他人。事實上, 當我越能把理想中的我交托給神去達成, 不靠自己去尋求, 我們越能感受被神所愛, 並被這愛所推動實現我所賦予的真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撮要自 已故牧師Rev. LB. Smedes之「愛在限制中: 在自私的世界中實踐無私的愛Love within limits: realizing selfless love in a selfish world.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1979. 」 Rev. Smedes was a retired minister in the Christian Reformed Church.

6 comments:

Jesus' Gal said...

好多謝Gar, 你咁有心 回應 ...原來這麼花時間. 換了我就真係會無心機打出來....

我特別感恩 這一句 : "他是需要一個完整而理性的資料和感性上嘅關懷"
真看中我弟弟.

這數個月一起趕thesis 真的close了不少, 所以討論起這方面時都少了火藥味, 我的心態都平和了, 少了為神抱不平的著急.


弟弟 自己 總結 d 考古證據, 又因他一樓都支持 "local flooding theory":

- 天主教學者 有不少較buy "local flooding theory" (Noah住的那區廣泛洪水) 而基督教基要派學者 就多 buy "global flooding theory"即全世界都洪水

- 世界各地的考古, 古人的壁畫, 如在埃及 (BBC or National Geogographic 有做過) 不同語言, 種族的古傳說都有講過大洪水, 要收集起動物逃亡, 或死了全部人蓄 等,

- 而弟弟會今次 present 一個基要派學者 的考古證據總結 話比較支持 '地區性洪水' ,

- 但弟弟自己看d 考古, 他認為 d 證據都幾 支持 人類 曾一次過死晒, 要由一家人死剩的 re-start過.


基督教 講求人的經驗 見證上帝 , 所以

1) 神成人 進入人的經驗世界, 來見證上帝

2) 神感動人 以人經歷神的經驗, 以文字寫出來見證上帝, 所以有聖經

3) 神繼續在人身上工作, 所以我們可以以自己的經歷和對經歷的傳釋, 見證上帝 (所以有 倪先生的見證, 我們的見證)


我們起初信耶穌, 或多或少 累積 了 自己和別人 的經歷, 在某時 終於 結論此為神真的與自己是有關係的, 是神在自己身上工作的經歷


這種累積人的經驗 來 證實 一件事的可信性, 正是 '實驗主義' empiricalism的根本, 是現今主流的科學工作. 我和同事與老細全時間就是做緊這件事, 所以係scientific researchers 科學研究人員. 會用好多statistics 來講lay個經驗的出現率有幾可信.

但係 實驗科學 同好多宗教一樣, 都係講 點樣 叫 這些 經驗 令人 '信' 經驗背後所指的理念, 是真有其事的.

唔係所有科學都是 行 '實驗主義' 的, 但現在這是主流. 這是一個深受基督教思想影響的Philosopher, 從以上的基督教思想, 再發揚 實驗主義' , 好似係English. 讀哲學史會找得到此人, 但我是在神學院老師講此學者的思想來源.

我想到, 物理學界 就有不少 非 實驗主義' 的科學. Einstein 當年 的相對論 只數頁, 沒有 reference, 一個也沒有, 也沒有提出實驗支持, 只是一個理論.
但理念改變世界, 因為學界 相信, 認為合理, 以致 憑信 試用於很多地方, 點知原來又真係用出來, 就有理論中可推演出的效果 bor!

此理論 發表 100年了, 用在無數的科研, 核能, 天文, 民生上,

最近, 有科學家 以 實驗 做到 有物質 行得 快過光, 此被很多人視為 反了 相對論 的證據.... 下, 唔係掛...我估都不一定反晒掛... 你看 現今 的科學都好重視 經驗 (實驗是一種有系統收集經驗的方法)

Anonymous said...

其實無論傳教或者係討論問題,心態平和係好重要的, 因為對等的關係才良好能溝通的.而且,我相信神其實不用妳為祂抱不平的,因為神有著無盡的愛,等待和接納我們.以及現在還未信的.

妳和弟弟這數個月一起的經歷,正正就是神安排,好叫妳和弟弟有著更深的共識和理解,免得妳做(說)了一些"過猶不及"的事.令弟在這數年愈來愈對基督教理解,這時候不可以用由上而下的方式傳教.要多作體驗,了解自己的盲點(妳弟弟一向重視科學,理性思考,如果可以令他發現自己的非理性,會是一件好事).

關於洪水學說考據,除了考古學方面,地質學,語言學和風土文化也有考據的,以文化為例,全世界分佈不同地區也有關於洪水的神話流傳,如圖示.而地域性洪水學說,聖經所示的,是否就是於美索不達米亞發生呢,底格裡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和中國黃河一樣,也是文明的搖籃,但同樣它們經常泛濫,改道.到底考古發掘的地方,又有多少代表性呢?

最後empiricalism應譯作經驗主義.實驗主義應為experimentalism,或作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
杜威(John Dewey)提出的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認為凡事作為行動工具的價值最重要,認為概念只是工具,評估概念不是由真假類別,而是審查它的有效性,近代科學家中,史提芬.霍金也是工具主義者.
經驗主義(empiricalism),經驗主義者有洛克(John Locke),柏克萊(George Berkeley)和休謨(David Hume),隨著早期的培根(Francis Bacon)企圖把科學建立在更堅實的基礎上,提倡以歸納和現實為基礎的知識,而非議演繹和理論知識.

以馬內利
Gar

Jesus' Gal said...

好多謝Gar 的補充!!!! 特別是一幅Flooding stories 的出現地圖.

He he..Gar 不是你所想的, 弟弟喜歡我作姐姐的權威和關心的, 弟弟認為我有本事, 在做事, 信仰, 和思考上. 不過佢唔仲意覺得比人迫, 和媽一樣不喜歡我 的 潛台詞, 就是 認為沒有信仰, 沒有耶穌 是人生一大撼事. 我沒有講過, 但就是這樣令他們覺得. 因為我真的是這樣真心覺得, 這樣活在我的信仰中.

我與弟弟當然有heated argument la, 這些年來, 不自覺又神蹟地少了, 因大家都看到多一些. 最主要是 弟弟平和多了.

為神感到被 屈, 依然令我辛苦和無能以對, 特別是人總誤會了神的善. 但不會以為神需要我作辯, 是我有一股心痛, 我需要為心痛而作辯, 不是要由上而下, 而是由下風掙扎, 為別人對自己不公平而爭取公平.

在這些argument 中, 我的經驗是, 多數Christianity, 以我能力能說清的Christianity 多是下風, 又加上誤會, 又或是 Logic and concept上錯, 所以都不是在對等下進行. 不知你試過未, 多是在下風下進行的.

我試多了, 所以多了平和, 但內心仍然是 好被 yun 枉 , 而且又枉了神的善美, 所以都有d 動力去作功, 也有時太 過平和 因覺這些指控 對我來說無關痛

而我未得的地方, 就是在處下風時冷靜快速組織. 這是我的weakness, 也是我看未來這數年要面對的weakness.

------------------------------
好多謝你的 改正 和 補充.

Empiricalism 是現代科學的主流, 而我是把 實驗experimentation 放在Empiricalism 之下的. 我和大多數 科研人員 都 是活在 經驗主義下 不停 做 實驗, 從現實經驗 得到知識 的. 實驗 experimentation 是 Empiricalism 的重要一環.

講求經驗 是Christianity 的基調. 應是David Hume 的point.

我是想話理論知識都是重要科學, 不過唔係現代的最主流. , 好多物理學的理論 ,如Einstein的理論咁重要, 都 不易, 甚或 不能 從 現實經驗中 證實到, 但仍然有說服力, 有人信, 有人用, 但做不到實驗的....

----------------------------------------

如果 弟弟 present flooding theory時你也可參加就好了.... 事關可以有人了解d evidence...
我最怕歷史, 考古的,....正如好多女仔咁...
我聽左弟十年以上 讀解 考古, 講龍山文化, 華夏文化.... 我己經化了一舊雲....

當年 讀 中神 有此 聖經考古為必修的textbook "XXX Israel".... 令我和不少同學仔 '頭尺尺'

Jesus' Gal said...

喇嘛 每日 有一節時間 辯論宗教, 佛經.... 真係好好

我相信是 可以 越辯越明 的 gar....

雖然有時都好 頭尺....

我以為 我是 在講 見證 係 件 好科學的事...

我以上同 Garry 講咁多 只是在說:
基督徒 講見證 是與 現代主流的科學 (Empiricalism)
同出一徹.!!!

只是未計埋Statistics 吧了. 也可以做的, 只是少d 人咁做, Psy界有人咁做的.
見證都做Stat? very easy, 只要量化到就做到stat lar.


我要介詔下 一個內地年青人 對中國的信仰危機的想法.. 他引用曹師的文章... 我也介詔了他到 這裏來 看一下我們對信仰的關注. 歡迎您 Oihii !!!

Cheers!

Anonymous said...

我小學時讀佛教學校,果時佛學次次都A(不過從來唔信).加上長大時了解佛教歷史與經典.明白佛教派別繁多,以小乘為最接近原本佛陀思想的派別.佛教自古鼓勵辯經明理,也是事實.並非單一少數如六祖慧能或者一休小和尚的專利.而佛教一向有"正信"和"迷信"的劃分,而信佛不一定得救—因為脫離輪迴是要靠修行和覺悟的.當佛祖是救世主,只懂燒香禮拜,善男信女,只不過是迷信而已.

其實我們也應該反思自己的信仰,認清自己的信仰態度,靜心探討自己究竟是"正信基督",還是"迷信基督"的呢?

而科學和神學,是兩個不同的學科,重點都是幫助我們認識這個世界,認識我們的生命.兩者從來不是互相對抗,互相抵觸.相反,兩者是互相補足,但卻又不是互相兼容.科學未必對真善美能夠作出合切的解釋,宗教也不是去解釋細胞的生成以及衰亡的過程.無疑宗教和科學均可以作出越界探討,但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明白學科的界線和侷限.就正如,拿醫學角度去評註莫扎特和蕭邦音樂的異同,始終不是對症下藥.

Gar

Jesus' Gal said...

問得好, 問得妙!!!!!!!
靜心探討自己究竟是"正信基督",還是"迷信基督"的呢?
好支持, 多年來都 為此 好心痛, 好angry, 好不平....

he he... 我都好實用主義的...
我都好頭尺...

成日遇到, 久不久la, 科學家 同 我 研究
科學 和 信仰
科學 和 神學...
苦難 和 公平 令我等科學家信任科學好過信耶穌
所以都要學下, 習慣下 "拿醫學角度去評註莫扎特和蕭邦音樂的異同"
我都好手軟的... 接唔到招...
都成日處下風..

但這些年來, 都時不時遇到 有心的科學人 在想思信仰時 私下找我的, 那些 "拿拿醫學角度去評註莫扎特和蕭邦音樂的異同" 的確是他們的掙扎

可以拿醫學角度評音樂 的確可以幫助他們的